港澳六宝典

Industry Watch

北国咨观点

北国咨观点 | 我国国家物流枢纽未来建设方向浅析(下篇)--关于枢纽未来建设方向及路径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25-01-15

来源:港澳六宝典

港澳六宝典

前言

2024年10月以来,各部委围绕“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交通物流降本增效”,顺应形势、精准施策,相继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要求增加物流发展空间供给,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构建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结合近期政策出台情况,围绕现代物流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对物流体系核心基础设施—国家物流枢纽的未来建设方向及路径探索如下:

一、枢纽布局

聚焦“国家战略腹地”“内河航运”等新政策、新基建,由以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的加速建设阶段过渡至以补齐枢纽网络节点空白的综合提升阶段

一是聚焦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为核心,适当超前规划中西部地区非中心城市的枢纽布局,解决枢纽腹地纵深不足、辐射能力和影响力不强、服务范围不广等问题,并依托枢纽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和载体,最大程度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

二是聚焦内河航运布局

围绕运河组网,加强平陆运河、赣粤运河等在建及规划内河沿线城市的枢纽布局。水运以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的相对优势成为国内大宗货物长途运输的主力,但截至2023年底我国千吨级以上航道仅1.5万公里,较“2035年,内河千吨级航道达到2.5万公里”的建设目标仍有差距。随着内河航运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沿线以枢纽为载体配套的航运服务、物流配送、港口建设亟需提上日程。

三是聚焦物流大通道

随着中吉乌铁路[1]、中巴铁路建设推进,我国进一步拓展面向中亚、南亚、中东等地区的物流通道,可通过完善通道两端、沿线节点枢纽布局,发挥通道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二、枢纽功能

发挥物流先导性,聚焦产业协同,打造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培育枢纽经济

一是发挥物流先导性

发挥物流先导性,围绕物流原生需求,以物流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从通道节点城市向枢纽城市、枢纽经济向枢纽经济区的迈进。现代物流从依托经济运行和产业组织到深度影响区域产业布局和增量,枢纽建设要进一步突出物流对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引导作用,重点培育枢纽偏好型产业,强化物流与制造、商贸、服务的融合发展,实现枢纽带动物流、物流吸引产业、产业塑造都市的格局变化;同时,要借助物流系统再造产业运行系统,重塑产业分工和结构,最大限度砍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减少流通层级,打造产业成本洼地,提升产业增加值率,助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

二是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

打造高效率、低成本、辐射国内外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形成枢纽经济物流核心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亟需提升枢纽开放能级以加强未来国际贸易的话语权和主导权。通过推进以沙特—中国特别经济区为代表的海外区域建设,探索枢纽在海外的“飞地模式”,推动国际物流基地、海外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回程货源组织,发展国际物流业务,促进我国“买全球”和“卖全球”贸易网络的双向流通。同时,中西部地区在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依托陆海新通道区域优势和自身优势,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内陆枢纽开放能级,完善国际物流枢纽功能,推动产业链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建设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是枢纽建设逐步“超标签化”

随着沿边地区地缘和资源优势释放,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陆上边境口岸型”为核心的多元型枢纽城市亟需提上日程。同时,随着枢纽功能的完善,需加速推动单一枢纽到综合枢纽、区域枢纽到国际枢纽的升级演进,促使枢纽由传统运输中心向现代化组织中心转变,实现枢纽建设“超标签化”。

三、枢纽运营

完善国家层面联动机制,建立全国物流统一大市场,实现枢纽运营网络化

一是加强枢纽间的联通系统,完善国家层面的枢纽联动机制

我国以枢纽为核心的物流网络初步形成,但枢纽多为“单兵作战”,同一城市、同一物流通道乃至全国的枢纽间缺乏明确的联动机制。通过建立国家层面的联动机制,明确中心枢纽、次级枢纽、节点枢纽多层级综合协同发展机制,强化功能和定位,实现枢纽“协同作战”,以更低的物流成本承担更大的物流量和更复杂的物流任务,实现商品的快速流通、重要资源的紧急调配、军事物资的有效运输。

二是建设全国物流统一大市场,实现物流组织体系平台化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慧系统为载体,建设单个乃至全国枢纽的综合运行平台[2] ,实现物流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智能分析,减少空驶率和等待时间、提高单车利用和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通过平台建设提升枢纽对“小散弱”企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实现物流由散户运营向集团化运营的平稳过渡,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龙头企业。

三是建立枢纽“后评价”机制

加强枢纽运营的监管,确保其合规、安全、高效运行。《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明确指出:建立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对枢纽长期达不到建设要求或无法有效推进枢纽实施的承载城市要及时调出。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估办法,及时跟踪和评估枢纽节点的发展状况,对枢纽数量和布局进行动态调整,为未来枢纽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样板。

[1] 2024年12月27日,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仪式在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举行,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2] 2024年12月19日,全国首家数据科技央企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成立,以该企业为引领,将探索和创造我国枢纽数字化运营的典型范本。

候俊媖

港澳六宝典

中级工程师

长期关注投融资领域、能源环境领域、市政物流领域项目咨询等

编辑:张 华

审核:刘 灿

更多资讯

400-6610-910

港澳六宝典
港澳六宝典